一個村莊的文化自覺
發布時間:2020/06/17 寺外桃源風景區 瀏覽次數:754
“正覺寺村與川北其他村莊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化立村’。德孝文化、忠孝文化、鄉賢文化在正覺寺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引導作用,文化已成為正覺寺村的靈魂。”5月中旬,來自新華社、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作家協會和《華西都市報》《綿陽日報》《南充日報》《廣元晚報》等單位的20多名作家、總編在四川省南部縣伏虎鎮正覺寺村舉行采風筆會,參觀該村建設的寺外桃源風景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園、農民別墅群,觀摩由該村農民企業家組織拍攝的川北傳統文化紀錄片《川北舊事》。一路走,一路看,“四川省首批先進文化示范培育村”“中國特色村莊” 所呈現出來的點點滴滴,讓大家感動、振奮、震撼。
文化情懷 培育文化沃土
正覺寺村地處四川省西充縣、南部縣、鹽亭縣三縣交界處,與川北淺丘的村莊別無二致。海拔兩三百米的群山下,一條細小的河溝將村子分為東西兩部,東部是水田旱地,西部也是水田旱地。旱地大多是黃澄澄果子掛滿枝頭的枇杷樹,水田部分流轉整理,形成波光滟瀲的水上樂園。
“布谷,布谷”“豌豆快紅,豌豆快紅”“李貴陽,李貴陽”……清晨5點過,正覺寺村茂密的樹林里,百鳥爭鳴,清脆婉轉的“協奏曲”從窗外飄入,空氣中彌漫著月季花香、枇杷果香以及不知名的草香。
“這么早就起來了?”
“嗯,到伏虎場賣枇杷。你也早嘛。”
“我還要去摘枇杷哦,才有賣的。昨天摘的都賣完了。”早起的村民相互招呼著。
晨曦初露,其樂融融。
“上世紀末,我們村打牌、酗酒、賭博、偷盜現象嚴重,村民之間為一點小事就可發生糾紛。村里趙、王是大姓,宗族之間也有矛盾。你現在看到的變化,都源于我們村一個人——王新。”正覺寺村黨支部書記趙太勛說,在外打工、辦企業多年的王新曾經當過電影放映員,文化情懷濃厚,2001年春節回鄉過年,看到村風民風陋習依舊,倡議在村里搞點文化活動,把人們從酒桌牌桌上拉過來,掃除陋習,豐富鄉鄰精神生活。
王新的想法與村黨支部不謀而合。2003年春節,正覺寺村“春節大聯歡”盛大舉行,七里八鄉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前來觀看。被老百姓稱為“村晚”的春節大聯歡,一炮打響。到2019年春節,春節大聯歡連續舉辦了17屆,2020年春節因為疫情而停辦。
“我是從小看村晚長大的,希望我們的村晚一直辦下去。”村民趙汝俊說。
“正覺寺村每年舉辦村晚,我都要帶著家人從重慶趕過來觀看,節目非常精彩。”來自重慶的游客尹友峰表示。
僅有春節大聯歡是不夠的,王新還要給人們找點事做,增加收入。2006年開始,王新投資近2000萬元興建了德孝文化廣場、忠孝文化廣場、十二生肖亭、崇文書巖、寺外桃源風景區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正覺寺村成為一個讓村民引以為傲的家鄉。
記住鄉愁 拍攝《川北舊事》
嘉陵江自北向南流經川北地區,像一條玉帶把沿岸緊緊纏在一起, 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區域性文化。人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中,發明創造了各種自娛自樂的民間文化,比如儺戲、燈戲、號子、小調、山歌、剪紙、戽水、吼拐、蒙籮篩、雞殼子等。
這些東西,大多靠口口相傳、手手相傳,農村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了,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傳承這些手藝、傳唱這些民歌了。要把這些屬于“舊事”的東西搜集、整理、保護起來并傳承下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在江蘇昆山辦企業的王新又一次承擔起了這項投資巨大的工程。
王新從正覺寺村、南部縣、昆山市里各取頭一個字,成立了四川正南昆文化公司,計劃出資500萬元,拍攝30集川北民間傳統文化紀錄片《川北舊事》。2016年6月,《川北舊事》攝制組成功組建,首先聚焦具有川北地方特色的剪紙、花燈、地燈戲、儺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到目前,王新已投資200萬元,陸續拍攝了22集《川北舊事》。5年來,攝制組走遍了川北南部、閬中、鹽亭、江油、蒼溪、劍閣等縣(市),用腳板走出紀錄片的腳本。
71歲的宋開華是攝制組負責人,《川北舊事》故事搜集、腳本撰寫等都是他負責。“60公里的嘉陵江兩岸,全長303公里的西河兩岸,我都是一步一步走完了的,5年來,行程上萬公里。長年累月都是一個背包伴隨我,包里裝的是攝影支架,夏天裝礦泉水,冬天裝開水,還有一瓶白酒。走餓了累了,就在樹下歇腳,喝水喝酒啃饅頭。”
“這還不算啥,最危險的一次碰得頭破血流。那是在江油市云集鄉鉆西河溶洞。為了探尋一滴一滴的水從碳酸鹽巖上掉下來,匯入浩瀚的升鐘湖的奇妙景象,我一不小心腳底打滑摔倒了,頭上磕了個口子,血流不止。同事急忙拿出急救包包扎,才把血止住。”宋開華說起這些險情,泰然自若。他說這種泰然自若源于自信,這自信就是文化自信。
《川北舊事》包括人文、地理、故事、傳說、民風、民俗、戲曲、山歌、勞動號子、傳統勞動工具和勞動過程等,每集時長20分鐘左右,每分鐘都飽含著濃濃的鄉愁,勾起人們對往事的回憶。這些民間藝術珍品,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拍攝《川北舊事》,既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豪情流露,又是一種文化自覺的責任擔當。
拍攝《川北舊事》也歷練了剛畢業的大學生們。擔任《川北舊事》攝像的王力說:“對于這些即將失傳、消失的老手藝,我學不會,就用自己的雙手去留下父輩、爺爺輩們的記憶。拍攝于田間,聞著稻草的香味,感覺瞬間穿越。”
鄉賢文化 傳統文化之根
“清早起來嘛哥哎,去上梁嘛妹兒喲,摘片樹葉兒玩耍,叫叫吹響響,花花扇兒搖;情妹兒聽到嘛哥哎,樹葉兒響嘛妹兒喲,假裝出門玩耍,叫叫晾衣裳,花花扇兒搖。”在第二十集《川北舊事·民歌小調》里,閬中古城土生金客棧民歌手王建華唱的民歌小調《晾衣裳》,婉轉悠長,配以古城院落的青瓦木格子門窗、木案桌、青花瓷茶具,將古城風情展示悠然。
“月兒落西霞,那西霞像冤家,冤家不來喊我家耍,我心里亂如麻。”同樣在《川北舊事·民歌小調》里,南部縣大坪鎮村民李登勤唱的《月兒落西霞》,粗獷嘹亮,與陜北民歌有得一比。李登勤說,過去集體生產的時候,山溝里面的老百姓沒有什么文娛生活,出門就爬坡。群眾擔起大糞,一串一條龍,唱起山歌,扯起嗓子,高興得很,為啥呢?因為唱起山歌小調,就不知疲勞,勁也來了。這首《月兒落西霞》,在綿陽、廣元、南充、巴中的山區都有傳唱。
《川北舊事》搜集的一些老傳承人的現場表演彌足珍貴。劍閣縣鹽店鎮五指山村的“竹馬調”,富有短小精悍、口語俚曲成趣的特點;南部縣雙峰鄉87歲的曹文武老人,改編宣傳孝善道德的花鼓小調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南部縣升鐘鎮80歲的張福英老人唱的《幺妹放羊》《買雜貨》《繡花荷包》等,語言質樸淺白,意境含蓄優美,既有勞動的樂趣活潑,又有愛情的情真意切,深受群眾歡迎。
每集《川北舊事》將該集故事的來源、流傳區域、特征特點、表現形式、典型傳承人等一一呈現,圖景都是川北的山水、土地、房屋、樹木,解說是純正普通話,現場當事人的說唱又是純正的四川話或川北方言,娓娓道來,自始至終,如身臨其境。
正覺寺村會議室里人聲鼎沸,作家、總編們暢所欲言,談感想,提建議,都是一個心愿——為了正覺寺村的明天更美好。《四川文學》副主編楊獻平表示,正覺寺村的建設體現的是一種新的鄉賢文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之根的深度挖掘與弘揚。王新和像王新這樣的鄉村經濟文化“達者”“賢者”,所做的事情和所呈現出的效果,對于全國的鄉村而言,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甚至引領作用。
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委員、成都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蔣藍認為,德孝文化、忠孝文化已經成為正覺寺村蜚聲在外的一張名片。德孝文化、忠孝文化不僅僅是中華傳統中維系家族傳承的紐帶,更是一個民族、一個家庭“家和萬事興”走向發達的根本保證。
《廣元晚報》總編輯青興海表示,正覺寺村環境舒適,風光迷人,小村不小,有大視野、大胸懷、大境界。川北地區風月同天,山川同體,嘉陵江和古蜀道把川北連在一起,《川北舊事》把散落川北民間的“珍珠”串接起來,做了一件大好事。
在正覺寺村,王新已成為鄉賢文化的符號。在王新的帶動下,該村一批農民工老板返鄉創業,提供就業崗位70多個,有的貧困村民由此走上脫貧之路。
2019年9月12日至16日,南部縣第四屆微電影節在正覺寺村舉行,包括微電影大賽、詩歌散文創作比賽、民俗節目表演、武術名人精英賽、根雕藝術作品展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6年以來,我們村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微電影節,取得了良好效果。”趙太勛說,微電影在豐富本村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時,還進一步挖掘了文藝人才,帶動了全村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南充日報社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2020年第12期
編輯:? 楊鈺?
《農村工作通訊》簡介
《農村工作通訊》(半月刊)1956年創刊,是國內最權威、歷史最悠久的指導農村工作的期刊。該刊由毛澤東同志于1956年5月親自提議創辦并題寫刊名,創刊以來農村工作通訊一直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農村部門領導的重視和關注,成為傳達中央和農業部關于“三農”政策和動態的喉舌期刊,也是各級從事農村工作的干部交流經驗,掌握政策信息、探討“三農”問題的重要傳播媒體。該雜志由農業部主辦,面向全國和全世界發行,是一本以縣、鄉、村干部為讀者對象。具有政策性、指導性、權威性的期刊。
The-end